打好“主动”仗,推进“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泰州姜堰:“多维赋能”保障“战防提质”
|
||||
|
||||
□本报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马洪建 张玉成 今年以来,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聚焦“赋能、减负、增效”总要求,从主动领责、主动增效、主动勤务、主动动员、主动评估、主动保障等方面入手,系统推进防辖区发案、防安全事故、防人员滋事、防涉稳事端“四防”工作,打造形成“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警务实战新格局,将高质量平安建设的底色擦得更亮。 领责增效:梳理目标任务,升级数据资源平台 为有效缓解派出所接处警、打处绩效和基础工作三项压力,姜堰公安从分局层面主动认领“市县主战”责任,设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战防工作。他们先后制定25个攻坚行动,细化6项专项会战任务清单,逐项明确牵头、协办单位,做到职责明确、任务到人。牵头警种制定行动子方案,将压力层层传导至每一个责任末梢,确保全局上下高效完成各项任务。 以主战、主防综合需求为导向,姜堰分局主动升级数据资源平台,通过破除警种部门和行业壁垒,先后汇集公安、政务、社会等627类近40亿条数据,形成案事件、人员、物品、机构等7个主题库,并对在库群体、人员和单位信息开展核准校正,确保对基层排查的风险、发现的隐患实施点对点推送、清单式交办。 同时,为提高基层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的能力,姜堰分局在派出所层面培育了26名“数据赋能”应用能手,构建突出警情发案分析、重要警情处置监管、主要警情预测预警等12类基础模型,精确指导警情处置、动态布防、宣传防范和基层基础工作,推动派出所由“常态值守、撒网行动”转变为“数据引领、精准行动”。 勤务改革:警力跟着警情走,勤务跟着需求走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为进一步提升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工作质效,姜堰公安坚持打造“猫鼠同步”主动勤务,凝聚力量建强街面快反、专业侦控等6支专业突击队和社区警务室,让警力反应与警情处置更快速。 8月14日凌晨,姜堰城区发生一起纠纷警情。接报后,姜堰分局合成作战中心快速反应,治安、网安、法制、巡特警等部门和派出所联动开展调度、勘查、研判、抓捕等工作,仅用4小时就将6名涉案嫌疑人全部抓获,及时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同时,姜堰分局致力改变“街面粗放式布警”的“盲巡”做法,持续推进主动型巡防机制改革,优化基层勤务模式。推进“铁穹”巡逻防控系统完善升级,全面铺开“分局情报指挥中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现场执勤民警”的三级勤务机制;常态化开展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加强重点部位值守,完善“1、3、5分钟”快速反应支撑点布局,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响应、妥善应对、高效处置。今年以来,该局已发布“铁穹”预警指令1623条,街面盘查、教育479人,通过主动勤务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133名。 社会动员:整合资源,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为强化社会力量参与基层防控,姜堰公安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深化群防群治工作,筑牢安全屏障。 一方面,姜堰分局会同区司法局建立“警法融合、三所共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吸收27名专职调解员,实现非正常死亡赔偿、群体性讨薪等纠纷调解成功率98%,未发生一起因调处不及时或调处不当引发的涉警纠纷和“民转刑”案件,群众对派出所调解的知晓率、首选率、满意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该分局依托全区930个网格,同步设立112个警格,物建2.7万余名平安义工,招聘192名专职网格员,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社会面维稳巡逻、志愿者爱心服务等工作,推进全区警网融治和平安义工品牌项目的打造。 此外,为鼓励群众举报各类违法犯罪线索,今年5月,该分局还联合姜堰区见义勇为基金会出台奖励办法,牢牢把握“见义”评判标准,推动全民积极“勇为”,助推疫情防控、消防、违法线索举报、交通事故救助、溺水救援等各个方面涌现更多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在全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今年5月以来,该分局已接报群众提供的相关线索33条,对5名群众进行了见义勇为奖励。 评估保障:做精警务保障,激励“担当作为” 姜堰分局坚持完善派出所绩效管理等级化考核办法,突出考核管、防、控和群众满意度等主要指标,保障派出所民警回归基层防控、服务群众主业。加大基层警务保障力度,为派出所民警更新270套单警装备,配备273个AI现场图传终端、10架警用无人机、568部移动警务通,确保警情处置现场可视、事态可控。 姜堰分局推进“一室两队”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优先配齐配强派出所警力,对综合考评末位的2个派出所进行大幅度人员调整,推行新警一律安排到派出所工作、机关民警下基层锻炼等一系列措施,派出所警力占比稳步提升。 同时,在机制体制、从优待警等方面,该分局坚持向派出所倾斜,积极协调镇街落实老旧派出所办公大楼建设,提高派出所民警记功嘉奖比例至60%以上。建立派驻法制员嵌入监管机制,将执法监督前移至执法一线,确保执法问题发现在早、解决在小、预警在先,执法质量位居全市前列。按照派出所基础工作清单、社区民警工作清单等,过滤分流应由部门警种直接履职的工作任务,做到为基层派出所减负增效。 2022-10-31《人民公安报》3版 头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