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人民政府 市政府文件 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beat365官方网站_365速发国际平台登陆_365bet中文体育在线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发布日期:2013-03-06 15:31 浏览次数:
        • 文 号:泰政发〔2012〕87号
        • 发文日期:

        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争创全省转型升级示范区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重大决策。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快推进我市流通业转型升级步伐,按照“立足大开放、搞活大流通、培育大市场”和“便民、利民、保供、稳价”的发展思路,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按照国家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部署,以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为目标,以完善流通体系、建立扩消费长效机制、提升流通业现代化水平为核心,以项目建设、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我市流通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市流通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流通产业体系基本完备、流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现代流通方式更加发达的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全省内外贸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和长三角北翼重要的现代商贸中心。具体目标如下: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贡献率稳步提高
          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0亿元,年均增长17%。
          2.实现流通业增加值40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
          3.流通业从业人数40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达15%。
          (二)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体系基本完备
          4.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总额800亿元,建成50个年成交额超亿元的批发市场(包括10个特色产品专业市场),其中年成交额超10亿元的批发市场20家。
          5.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20家。
          6.“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连锁农家店覆盖100%的乡镇和95%的行政村。
          7.建成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区1个、省级社区商业示范区8个。
          (三)现代流通方式更加发达,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8.连锁经营额年均增长20%。
          9.累计完成商贸设施投入300亿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4家。
          10.建立企业配送中心8个,建立电子商务网站6个,建成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个。
          11.建成国家级大宗商品指数信息中心1个。
          12.网络购物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2%。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规划引导,健全城乡市场体系
          1.加强零售业商圈建设。市区要依托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按照商业网点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商圈建设,构筑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现代零售贸易产业体系。各市要依据各自商业网点规划,本着适合城市发展需要和便民利民的原则,合理引导本地商圈建设,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加快发展批发业。严格依据商业网点规划,整合现有商品市场,完善功能结构,以建设多层次、有特色的市场体系为目标,合理布局商品批发市场,重点扶持发展对产业有较强带动力的产地批发市场、以生产基地为后盾的一级批发市场、以某类产品为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把批发产业培育成为引领流通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先导产业。进一步提升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确保重点批发市场实现信息化监控和管理。
          3.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各市城区及乡镇农贸市场的改造。发展新型农产品销售服务业态,建立农产品直供直销基地,培育“农超对接”龙头企业,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积极帮助参与农超对接工程的农产品流通企业、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国家补助资金。鼓励和引导大型餐饮企业、院校、医院、企业等集体伙食单位进入重点产区和批发市场直接采购。
          4.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对农家店的规范管理,提高行政村农家店覆盖率。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在推动超市下乡、工业品下乡的同时,组织农副产品进城,实现双向流通。大力推进“一网多用”,积极拓展农家店经营服务范围,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镇、村建立集购物、文化、技术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二)促进流通企业发展,提高市场调控能力
          1.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发展。鼓励流通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支持本土大中型流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网络、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现代流通方式,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支持中小商贸企业发展。扶持和促进中小商贸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便利消费、稳定市场的作用。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商贸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通过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质押等方式,解决中小商贸企业贷款抵押问题。创新担保方式,对中小商贸企业信用担保费用,积极帮助争取国家、省相关扶持资金。
          3.健全居民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在建立猪肉市级储备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商品应急储备机制。探索建立商业代储制度,引导和鼓励企业保持适当库存水平,对承担市级储备任务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
          4.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提高市场运行监测水平,建立健全市及市(区)监测平台,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强化对粮、油、肉、禽、蛋、奶、蔬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动态监测及预测预警,提高预测预警水平,增强调控的预见性。
          (三)发展新型流通方式,促进消费转型升级
          1.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选择运营规范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模式等创新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示范试点建设,推动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和发展。鼓励和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开辟网上商城,鼓励中小商贸企业开展网上交易。扶持企业开展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应用业务,支持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社区便民服务的企业发展,利用电子商务促进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网上购物、网上会展,促进网上消费。
          2.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进一步完善流通业基础设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鼓励流通模式创新,努力建设集仓储、分拣、加工、配送、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物流配送中心和具有高效信息管理系统的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不断提高流通业的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
          3.大力提升特色商贸内涵。鼓励和引导流通企业积极运用现代流通理念、技术和管理手段培育自主品牌,发展品牌直销店、品牌折扣店、会员店等新型流通业态,提升流通业发展层次。加快特色商业街建设,大力培育中华餐饮名店,扶持泰州“老字号”创新发展,扩大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全力包装“泰州三麻”、“皮包水”等特色产业项目,支持企业注册服务商标、申报名牌和老字号,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商贸品牌。
          4.大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发展新型消费模式,扩大电子信息产品、通信产品、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消费,引导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培育和发展定制类消费。开展“名品进名店”、“品牌产品下乡”等活动。
          (四)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扩大城市居民消费
          1.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工程。积极推进家政服务网络建设,培育重点示范服务企业,鼓励依托大型服务企业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鼓励引导生活服务类企业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社区便民网点,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配套、方便快捷、服务优质的社区便民服务网络,促进便利消费。支持餐饮龙头企业开设连锁早餐网点、经济餐门店,重点扶持承办企业建设早餐网点和食品安全检测、信息管理、冷链与主食加工配送等系统。在新建社区推广实施“苏州邻里中心”商业模式,充分挖掘社区消费潜力,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实施“再生资源流通网络建设”工程。依托市区供销产业园,以重点物资回收企业为龙头,支持回收企业开设社区连锁回收站点等,建设覆盖城区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依托沿江汽配产业,扶持建设汽车回收再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园,推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鼓励生产和零售企业开展收旧售新、以旧换新业务,带动新产品销售和资源节约利用。
          3.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发展会展消费,办好车展会、房展会等品牌展会和特色促销展会,促进会展业发展,形成会展与商贸、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互动的良好发展格局,带动相关的住宿、餐饮、交通、通信等消费。
          4.促进汽车消费。实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促进汽车消费稳定增长。支持二手车交易市场改造升级,完善二手车信息平台,培育交易信息化程度高、规模较大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倡导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展新旧汽车置换业务。
          5.促进节假日消费。根据节假日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借助地域优势举办以农村乡镇庙会、集市等传统民俗活动为载体的物资交流会,以节带市、以会促销,促进消费市场发展。
          (五)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切实改善市场环境
          1.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进行商业欺诈等行为。推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和“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引导企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健全制度、规范服务、接受社会监督,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交易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安全消费。
          2.加快“放心肉”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对屠宰企业无害化处理的监控,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建立肉菜质量信息可追溯体系。改造和建设一批屠宰设施达标、检验检测体系完整、冷链系统配套、无害化处理规范、具有一定市场覆盖能力的区域性重点屠宰企业。
          3.规范特种行业经营管理。加强对油料流通、酒类流通、典当、拍卖、洗染等特种行业的规范管理,强化商务执法队伍建设,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开展“放心店”创建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流通业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加快推进流通业转型升级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进一步理顺流通行业管理体制,成立流通业发展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流通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和解决流通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把流通业发展列入对各级政府的考核目标。抓紧制定和完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专业批发市场、商业网点建设等规划,尽快形成流通业发展的规划体系和产业统计评价体系。
          (二)加大对流通业的政策支持
          对国家、省已明确的促进流通业发展的税收、价格、土地等扶持政策,要不折不扣地予以执行,同时结合各地实际,统筹使用引导资金,完善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对流通业重要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公益性行业和重点发展项目进行扶持引导;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支持骨干流通企业进行现代化、信息化改造;支持引导外资、外埠流通企业在我市设立独立法人企业。以流通领域基础设施项目为导向,鼓励引导民资、外资和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流通业。
          (三)规范流通业的市场秩序
          围绕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市场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抓好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监督、行业自律、引导产业升级和拓展业务等方面的作用。
          (四)加快流通业人才培养
          积极开展对政府管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加大流通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健全流通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建立一支适应流通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发挥流通专业人才作用,鼓励流通企业引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熟悉内外贸业务、拥有营销技能的高级人才,鼓励海内外流通业人才带项目、带技术来我市创业、发展。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