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每年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进一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水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泰州。2021年6月10日至2021年7月10日,泰州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市人民政府网站,开展了“泰州市生物多样性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开展,本次参加调查的人员中,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为主,占比76.32%;调查对象的年龄20-35岁占比36.84%,36-59岁占比为63.16%;参与问卷调查的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占比为76.32%,专科占比13.16%,硕士及以上占比10.53%。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老百姓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很高,也非常积极参加生物多样性活动。70.27%的被调查对象对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含义非常了解,高达97.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泰州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非常重要,78.95%的被调查对象参加过泰州市举办的生物多样性活动,89.47%被调查对象会动员亲朋好友参加泰州市举办的生物多样性活动。 对了解的泰州市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中,春江湿地公园占16.87%,天星洲湿地公园占9.64%,牧城公园占7.23%,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占22.89%,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占21.69%,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12.65%,徐马荒湿地占9.04%,并且高达92.11%的人认为泰州市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效果非常好。今后我们要更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切实提升生态管控水平。 调查中,对目前可以采用哪些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20.37%的认为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宣传,14.81%的认为出台更严格的规范文件,22.84%的认为建立更多生物多样性保护区,20.37%的认为尽可能建立完善基因库,21.6%的认为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5.31%的认为可以保持食物链的动态平衡、能量流动和养分循环及水分循环,13.88%的认为保护食品安全,11.48%的认为为人类饮食健康提供丰富的食物范围,14.83%的认为保护气候平衡,14.83%的认为尊重自然,16.75%的认为保护环境的多样性,11.48%的认为动植物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 三、意见和建议 1.强化长江禁捕执法监管。完善长江禁捕巡查网络,重点加强交界部位和夹江、支流等非法捕捞隐患突出水域的专项整治。推进巡查范围“向前延伸一公里”,打破属地管理界限,共同维护长江禁捕秩序。 2.抓好生物资源养护。扩大长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模,鼓励指导企业和社会团体开展增殖放流,合理确定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模,促进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系统开展生物资源评估,依托院所、高校等科研机构力量,对陆生生维管植物、脊椎动物、长江野生鱼类、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生物资源进行长期监测和调查,为推动珍稀濒危生物资源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保护和发扬生物多样性文化,加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生物多样性文化建设的协调性研究,促进自然资源保护与生物多样性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提高生物多样性文化建设质量。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传播生态文化、生态健康、生态环保知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学知识,牢固树立市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促进市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改变、生态环保意识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