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建设项目批前公示 泰州市财政局2020年工作要点 beat365官方网站_365速发国际平台登陆_365bet中文体育在线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索 引 号 01441649/2021-00583 分 类 建设项目批前公示 财政、金融、审计 其他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发文日期 2021-02-05
        文 号 有 效 性

        泰州市财政局2020年工作要点

        信息来源:市财政局 发布日期:2021-02-05 16:42 浏览次数: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决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和市委“一高两强三突出”部署的起始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及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和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的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六保”“六稳”各项工作,奋力夺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圆满收官,谱写江苏高质量发展泰州篇章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撑。

        二、目标要求

        推进科学管理,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左右,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支出预算管理、政府债务管理、资金统筹盘活等重点工作水平和成效进一步提升。突出改革攻坚,围绕突破财政发展瓶颈制约,实施一批重点改革课题,继续争创全市改革创新项目奖。聚焦项目突破,积极服务项目招引建设。强化队伍提升,再创全市综合考核“十佳标兵单位”。把握好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在准确把握宏观大势中增强信心。从财政形势看,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财政收入增长动力减弱,财政支出增长刚性较强,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任务、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政府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化债降等工作任务艰巨;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现代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历史时刻。从宏观环境看,全球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但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没有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变,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定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一定会迎来经济稳定向好的局势。

        第二,在积极应对困难挑战中增强定力。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由单纯的总量规模竞争全面转到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能级竞争,实现赛道超车,必须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换发展动能。泰州作为全省后组建的新地级市,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存在诸多短板弱项。我们要始终保持财政工作定力,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心无旁骛谋划发展,给力提效助推发展,加强财政“逆周期”作为,充分发挥好财政政策杠杆效应、集成效应和叠加效应,助力“一高两强三突出”战略路径实现强势突破,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第三,在深入推进思想解放中破解难题。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做好新时代财政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思想,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更加自觉地在学习践行新思想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破解难题。要牢固确立新发展理念,精准调焦财政投入方向,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引导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要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拉长民生事业短板,加快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推动优化政府事权和财权划分,促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积极探索、不断深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财政资金改基金等相关改革。要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财政管理制度体系,着力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三、重点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落细落实各项政策。

        1.落细落实疫情防控财政保障政策。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需要,做好经费保障工作,确保支出足额保障到位,确保患者救治、物资保障、人员关爱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2.落细落实疫情影响应对支持政策。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认真贯彻省政府22条等政策,全面落实好税费减免、社保费缓交减免、金融信贷贴息、专项资金补助、财政兜底采购等各项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经济循环流畅。 

        3.落细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会同税务、人社等部门,密切关注行业税负变化情况,加强政策效应跟踪分析,及时收集信息、反馈情况、解决问题,促进政策效用最大化。强化各类政策清单管理,加强宣传解读服务,加大督查落实力度,确保政策落地不落空、执行不走样、兑现不迟疑。

        (二)强化保障职能,优化财政收支管理。

        4.做好“收”的文章。在不折不扣落实减税政策的前提下,积极协调税务部门,依法做好收入组织工作,确保应征尽征、应收尽收,保持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促进收入质量稳步提升。

        5.做好“压”的文章。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坚持有保有压方针,更加突出以收定支,进一步明确财政支出优先方向,严格控制非刚性、非重点支出,确保年内一般性支出预算压减10%的目标要求落实到位。

        6.做好“控”的文章。坚持“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原则,严格控制预算追加事项,新增事项通过以后年度安排预算;严格控制财政资金拨付,基本支出依据国家规定予以保障,项目支出严格按照项目进度、合同和规定程序拨付,严禁超进度、超合同提前拨款;对实施条件不具备、进展缓慢、预计难以支出项目,一律不予拨款。

        7.做好“保”的文章。把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三保”工作放在优先保障位置,注重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防止盲目出台增资政策、新上投资项目,超出财力可能而影响“三保”。

        8.做好“投”的文章。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有序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积极完善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评估、遴选等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储备一批、发行一批、建设一批、接续一批项目的良性循环,实现有效投资对经济的有效拉动。

        (三)聚力三大攻坚,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9.全力支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全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加强财政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确保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确保“三保障”等兜底政策在建档立卡户中全覆盖,确保按照“四摘四不摘”要求保持财政扶贫政策持续稳定,确保特定对象不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因困致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确保全市范围内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实现。支持完善常态化挂钩帮扶低收入农户、经济薄弱村机制,推动建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长效化发展机制,构建完善各方力量共同支持参与农村发展的多元投入机制。

        10.全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长江保护修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老旧柴油货车淘汰等领域,支持开展污染防治,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认真落实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以及水环境“双向”补偿、绿色金融等各项政策,建好用好长江生态环保基金,积极开展生态补偿政策上争。

        11.全力打好风险防范攻坚战。进一步完善债务管理各项制度,进一步压实化债降等、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进一步健全落实债务情况常态化监测机制、细化完善《化债降等实施方案》,坚决实现“三个确保”目标,即:确保不发生政府性债务风险,确保不新发生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确保债务规模和债务率得到有效控制。

        (四)瞄准全面小康,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12.守牢刚性“红线”。对民生领域财政保障的法定要求、刚性标准,坚定不移、不打折扣及早安排、足额落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支持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认真落实“一个一般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不断提升投入水平、优化支出结构。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维护安全稳定部署要求,积极履行财政职能,足额安排资金,切实保障安全生产、综治平安、扫黑除恶等工作顺利开展。

        13.调准动态“标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硬化预算约束和控制机制,不断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的民生保障机制,适时、适度做好基本公共服务人均补助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最低标准、市级医保统筹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内最低报销比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等动态“标线”调整工作。

        14.兜牢民生“底线”。以失业人员、城乡低保户、受灾群众、特困人员、优抚对象等为重点,做好民生保障兜底工作,其中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力争不低于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城乡低保确保做到应保尽保。及时做好临时价格补贴等政策落实工作,确保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五)推进深化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15.优化财政管理体制。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调整完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做好市与区收入分配和财力结算、财权与事权划分、相关政策调整兑现等工作,着力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区财政关系。

        16.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全口径预算编制体系,推进零基预算、存量资金盘活统筹使用等工作。深化预决算公开,实现信息公开从“找得着”向“看得懂”、“能监督”转变。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进一步厘清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权责关系。推进改进科技创新等领域财政投入机制。

        17.深化预算绩效管理。认真贯彻中央实施意见和省四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完善预算绩效成果运用机制,推动绩效目标、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重点绩效目标和评价报告向人大报告,实行绩效评价结果与效能考核、预算安排、政策调整、问责问效挂钩。

        18.持续深化财政金融改革。进一步规范PPP模式推广运用,完善产业投资基金体系,优化财政普惠金融服务;研究出台指导意见,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加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19.协调推进相关改革。深化财政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大制度规则清理力度,优化涉企收费、会计管理等方面服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出台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密切关注国家税制改革进程,积极参与税收立法前期调研,重视加强地方税体系建设研究,主动做好税收优惠政策上争工作。

        (六)强化队伍建设,夯实财政基础保障。

        20.深入学习领会新思想。充分发挥局党组中心组示范带头作用,健全领学、督学、讲学、考学机制,坚持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全员参与学、线上线下学,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不断增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21.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局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持续深化自我革命,久久为功地用初心使命祛除灰尘、滋养党性、激发动力。带着主题教育中锤炼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持之以恒地加强理论武装、增强行动自觉,引导党员干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

        22.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党员意见建议,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生活会和“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制度,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23.锻造务实高效机关作风。完善工作推进责任落实机制,调整、优化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进一步明确、压实条线工作责任,确保事事有人牵头、事事有人负责。加强内部流程再造,推进《内控制度》运用,优化、固化、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健全协调督办机制,严格落实权责清单、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完善重点工作分办、领办、督办、帮办机制,确保机关运转更加协调、高效。

        24.打造忠诚担当干部队伍。正确运用“三项机制”,进一步倡导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用人导向。建立崇尚实干、创新先干的容错纠错机制,提升财政干部职工“想为”境界、强化“敢为”担当、提高“善为”能力。重视加强对不同编制性质、不同年龄结构、不同业务类型财政干部的考察、培养和选拔、使用,最大限度调动大家团结共事、合力干事的热情。重视加强机关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创优成果、擦亮品牌、扩大影响。

        25.筑牢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根据机构改革的新情况和新“三定”方案要求,盯紧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重点事项,进一步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修订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手册》,从制度机制上筑牢拒腐防变堤坝。充分发挥派驻局纪检监察组运用“四种形态”监督执纪作用,健全廉情分析、沟通协调机制,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持续深化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管理,健全落实依法理财制度体系。强化财政监督职能,健全落实监督检查结果反馈、运用机制,增强财政监督协同性和威慑力,切实维护财经纪律严肃性和约束力。

        26.协调推进各项创建工作。持续深化财政文化建设和内涵提升,深入推进书香机关、诚信机关、绿色机关、安全机关、无烟机关创建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及时妥善化解矛盾,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和群众信访接待处置工作。注重意识形态引导管控,组织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深化媒体合作发展,筑牢舆论宣传阵地。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落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善财政领域诚信建设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继续加强和优化财政信息系统建设,夯实网络安全保障措施,维护信息网络安全运营。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